无碱液体速凝剂的主要成分为铝盐,其对水泥有着较好的凝结效果,但受制于铝盐溶解度的原因,使得过于饱和的铝盐溶液稳定性较差,本文介绍了一款以无机、有机复合手段合成的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研究~
为了进一步改善无碱液体速凝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固有缺陷,科研工作者尝试通过改变产品的配方来提高速凝剂的各项性能。
无碱液体速凝剂发展史 2002年,takana等人以硫酸铝和冰晶石为原材料合成了一种低碱液体速凝剂,这种速凝剂在工程使用过程中能显著的改善喷射混凝土的粘结性,增加大了一次喷射的厚度。
随后,helmboldt等在60℃的反应条件下,以一种无定型碱性硫酸铝(al(oh)a(so4)b,其中a=3-2b,b=0.05~0.4)为主要的促凝组分合成了一种酸碱性适中的无碱液体速凝剂,该速凝剂能使水泥净浆在3min之内达到初凝,并保证了胶砂的后期强度。

随后,martin等人以硝酸盐、链状烷基醇胺、羧酸和多羟基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,掺有该速凝剂后,喷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高,稳定性较好,但由于含固量较低,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掺量较大。
河南速凝剂作为喷射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,其性能直接影响喷射混凝土质量,速凝剂的研究也由粉体速凝剂向液体速凝剂方向发展。液体速凝剂因合成体系的不同,对水泥浆体的促凝机理也大相径庭,传统速凝剂检测标准已无法满足混凝土速凝剂性能检测的需求,检测结果通常难以客观反映液体速凝剂的真实性能。